
首页《真人娱乐挂机天辰账号注册?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满足数量需求,解决温饱问题。20世纪90年代末期,随着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我国农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成为一项全局性的战略任务。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对于满足城乡居民对安全优质农产品快速增长的需求,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竞争力增强的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高度重视,农业部把做好新时期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项具体行动,做出战略部署,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经过近几年不懈地努力,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已经有了比较明显的改善,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阶段,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要以全面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为切入点,全面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和认证体系,进一步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发展,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全面提高。全面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是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这项工作经国务院批准,于2001年4月正式启动。主要目标是,通过建立健全质量安全体系,对农产品实行从产地环境、投入品、生产过程、加工贮运到市场准入全过程的质量安全控制,力争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实现食用农产品的无公害生产,保障消费安全,质量安全指标达到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中等水平。近几年来,农业部已创建了100个无公害蔬菜、果品和茶叶生产基地、100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农场和26个全国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截至2003年底,各地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达到7758个。为了统一规范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农业部于2003年4月启动了全国统一标志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共认证产品2071个,其中种植业产品1566个,畜牧业产品274个,渔业产品231个。备案产地认定2081个,其中种植业1686个,面积1575661.6公顷;畜牧业325个,合计58583.02万头(只);渔业70个,面积48117.9公顷。绿色食品是一项开创性事业,于1990年起步,现已发展成为一个快速成长的新兴产业。截至2003年底,全国绿色食品企业总数已达2047家,产品总数4030个;实物总量超过3260万吨,绿色食品产品年销售额超过723亿元,出口近10.8亿美元,出口率12.4%;环境监测保护的农田、草场、水域面积超过7710万亩。近几年来,绿色食品一直保持了加快发展的态势,产品年均以25%以上的速度增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初级产品占32.4%,初加工产品占26.7%,深加工产品占40.9%。产业整体水平不断提升,国内一批大型知名品牌企业积极参与绿色食品开发,企业实力进一步增强。在732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中,绿色食品企业有117家,占31.5%;在1796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绿色食品企业有299家,占16.6%。到2003年底,全国绿色食品出口企业已达384家,占绿色食品企业总数的18.6%。有机食品发展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由于有机食品有一定的国际市场空间,且有利于农产品扩大出口,农业部于2003年4月启动了有机食品认证工作。目前农业系统已有102家企业的231个产品通过了有机食品认证,产量达到13.5万吨,销售额超过9.1亿元,出口额3988万美元,出口率达到36.4%,认证面积超过928万亩。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发展,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建立了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都属于安全农产品的范畴,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我国农业发展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出发,为了在保障农产品供给的数量安全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以满足国内外不同消费类型的市场需求。为此,农业部确立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三位一体、整体推进”的发展战略,并根据各类产品的不同特点和发展目标,采取不同的发展机制。无公害农产品保障基本安全,满足大众消费,是最基本的市场准入条件,也是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主攻方向和迫切任务,因此,实行政府推动的做法。绿色食品质量安全标准达到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满足消费者食品质量安全更高层次需求,既是一项增进消费者身体健康、保护生态环境的事业,又能够有效地提高生产者的经济效益。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绿色食品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大,对于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扩大农产品出口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因而采取政府推动与市场拉动相结合的发展机制。有机食品是国际上通行的称谓,国外大多采取市场化的运作方式,根据我国国情,我们也借鉴并采取了这一国际通行做法。一是技术路线。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遵循“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的技术路线,重点监控四个环节:(1)产地环境的监控,由环境监测机构依据环境质量标准对产品及原料的产地环境实施监测和做出评价;(2)生产过程的管理,要求农户和企业按照生产操作规程和技术标准组织生产;(3)产品质量的检测,由委托的定点检测机构依据产品质量标准对产品实施检测;(4)包装标识的规范,要求产品包装标识符合相关设计规范。有机食品强调常规农业向有机农业生产方式的转换,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学投入品。二是认证管理。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实行“两端监测、过程控制、质量认证、标识管理”的基本制度,集中体现了全程控制的指导思想,也融入了体系认证的一些基本理念。“两端监测”,一端是环境监测,主要是水、土、气三项指标的监测,确保产地环境无污染;另一端是产品检测,由具备一定资质的检测机构依据标准设定的指标对产品进行检测,确保最终产品符合标准,并验证生产过程控制措施是否真正落到实处。强调“过程控制”,主要是指对投入品的控制。如种植业产品,主要是对农药残留、重金属等污染物的控制;养殖业产品,主要是对兽药残留、抗生素、细菌等污染物的控制。“质量认证”,按照认证认可的基本规则,制定了一整套制度安排,并严格按照认证程序规范认证。“标识管理”,主要是对通过认证的产品,以标志管理为手段来加强产品在流通环节上的管理。通过上述制度,树立认证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权威性,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无公害农产品采取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相结合的认证管理模式;绿色食品推行“以技术标准为基础、质量认证为形式、商标管理为手段”的认证管理模式,采取质量认证制度与商标使用许可制度相结合;有机食品遵循国际惯例,按照国际有机食品标准和通行的认证准则运作。为了推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发展,农业部先后分别组建了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和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负责无公害农产品产品认证工作,下设种植业产品、畜牧业产品和渔业产品三个认证分中心,各省市农业主管部门也相继成立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承办机构,负责产地认定和组织产品认证申报工作,产品检测工作由受委托的83家定点检测机构承担。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负责绿色食品认证和标志商标管理工作,现已委托了42个地方绿色食品管理机构、59家环境监测机构和20家产品质量检测机构。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负责有机食品认证工作,依托绿色食品工作系统在全国设立了38家有机食品认证分中心。管理体系的建立健全,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组织保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面临的“促进农民增收、保障粮食安全”两大中心任务,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全面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发展,有利于保护和改善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提高我国优势农产品区域产业带和粮食主产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和规范化管理水平。因此,是促进粮食生产持续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增加农民收入,需要组织和引导企业和农户发展安全优质农产品生产,发挥优质优价市场机制的作用。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可以在品牌的带动下,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因此,是促进农民增收的一条新路子。我国加入WTO后,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能够有效突破技术壁垒,带动我国农产品扩大出口。“禽流感”疫情的发生,要求我们必须把保障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安全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来抓,进一步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步伐,特别是要把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紧密地结合起来,打造在国内外市场具有一流竞争力的企业和产品。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认线号文件提出的“扩大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优质农产品的生产和供应”的要求,把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作用体现在为“三农”服务、为促进农民增收和保障粮食安全上,推动我国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方向加快发展,为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为了适应新世纪农业发展的形势和任务,根据“三位一体、整体推进”的发展战略,我们明确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发展的基本思路。无公害农产品要紧紧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和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实施,依托依靠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充分发挥整个系统的职能作用,进一步加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的推动力度;按照“统一规范、简便高效”的原则,全面加快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的步伐,迅速扩大认证规模,建立健全认证工作体系,形成全国统一、运转有效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机制。进一步增强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社会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为如期完成“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发挥重要的作用。绿色食品将通过加快产品开发和市场培育,进一步增强制度优势、品牌优势、产品优势,完善产业体系建设,推进“以市场为导向、以品牌为纽带、以企业为主体、以基地为依托、以农户参与为基础”的一体化发展战略,加快国际化发展进程,打造我国精品农业形象的国家品牌,全面实现持续、健康地加快发展。有机食品发展将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快产品认证和基地建设,力争在“十五”期末,形成以初级产品、初加工产品为主体,以国际市场为主要目标的外向型发展格局。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标志是由农业部和国家认监委联合指定并发布,加施于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认证的产品及其包装上的证明性标识。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的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绿色食品标志是由三部分构成,即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中心的蓓蕾。标志为正圆形,意为保护。该标志是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在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注册,加施于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的产品及其包装上的质量证明商标。有机食品是指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并通过合法的认证机构认证的食品,包括一切可以食用的农副产品。有机食品标志采用人手和叶片为创意元素。其一是一只手向上持着一片绿叶,寓意人类对自然和生命的渴望;其二是两只手一上一下握在一起,将绿叶拟人化为自然的手,寓意人与自然需要和谐美好的生存关系。该标志是加施于经农业部所属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认证的产品及其包装上的证明性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