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日里的中国科技赋能“菜篮子” 丰收描绘“新田野”央广网湘西3月13日消息(记者唐丽丽 通讯员张亚娇 张晗)一根根黄瓜青翠欲滴,一颗颗番茄长势正旺,湖南省湘西州花垣县麻栗场镇新科村的十八洞富硒蔬菜基地大棚里,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这是该基地今春迎来反季节蔬菜的首次收获。
随着蔬菜成熟采摘的消息陆续传开,3月以来,基地里迎来一批又一批前来洽谈业务的蔬菜客商。
“这种水果黄瓜,口感怎么样?”来自花垣县本地的蔬菜商户杨光莲跟蔬菜打了一辈子交道,听说家门口的蔬菜大棚“开门营业”了,便邀约朋友一起到基地考察。
杨光莲随手摘下藤蔓上的黄瓜品尝口感,不禁竖起大拇指,“老话说,瓜有瓜味,让我吃出了小时候的味道。”随后,杨光莲便与其他客商一道和基地达成意向合作。
看着大家对基地瓜果赞不绝口,十八洞富硒蔬菜基地负责人汤兰卫笑容自信又坚定。
汤兰卫是来自“中国蔬菜之乡”的山东寿光市人,跟农业打了16年交道,深谙种菜之道。“黄瓜长到一定高度要去掉多余的果子和枝头,这样口感才有保障。”汤兰卫边查看蔬菜长势边说,“我们每个大棚都安装了智能水肥一体机,一对一地对蔬菜进行精细化管培,这也是品质好的原因之一。”
汤兰卫口中的“水肥一体机”,是现代农业必不可少的“好帮手”,这种技术是在蔬菜种植区域提前设置好主管道和滴灌管道,精准将水和肥料直接作用于作物根部,不仅减少肥料流失,也大大提高水的利用率。改变了过去大水漫灌、过量施肥造成的土壤板结、资源浪费等问题。
同样,适宜的温度也是保证蔬菜口感的关键所在。在十八洞富硒蔬菜基地的大棚里,每隔十几米就有一个大号“体温计”为蔬菜生长“把”好温度关。
到了傍晚,为保证棚内温度始终保持在10℃以上,基地工人只需扳动开关,卷帘机便缓缓将圈起来的棉被盖在大棚外部,蔬菜就“盖”好了被子。
在番茄大棚里,番茄的秧苗藤已有一人之高,一串串番茄静悄悄地“藏”于绿叶之间。来自麻栗场镇新科村的吴满英正穿梭其中,为番茄叶喷洒去病害农药。“从基地建起我就在这里务工,看着基地里蔬菜挂了果,我可高兴了。”
全程“保姆式”+科技“加持”,基地丰产在望。“按照目前情况,今年黄瓜每亩产量可达17000斤左右,西红柿每亩产量可达3万斤左右,达到预期产量。”汤兰卫说道。
据悉,该种植基地目前种植的蔬菜有碧玉水果黄瓜、润科六号大黄瓜、银红大红西红柿、龙舟紫鄂长茄、银红新品口感串红西红柿5个品种。“通过今年适应性培养,我们会继续加大种植面积。同时,我们自己也有专门的蔬菜配送公司,保证产销全流程、一体化。”汤兰卫表示。
十八洞富硒蔬菜基地自2022年8月开工建设以来,目前已建成高标准智能大棚5个,占地面积33亩,露天种植80亩。未来,该基地将建成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蔬菜基地+农产品研发+中央厨房+净菜冷链配送联合体,构建“生产基地+配送中心+团餐食堂+线上平台+批发市场+餐饮门店及出口”一体化发展模式,项目建成后将着力于推进现代农业、食品加工业、商贸物流业产业融合发展。
“今年,我们准备在大棚北侧,建设日光温室和智能大棚,引进当下最新的种植技术。”汤兰卫看着刚刚平整好的60亩土地,眼里闪烁着新一年的新希望。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小时报料热线;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今晚!中超战4场,CCTV16直播上海海港PK国安,成都蓉城VS津门虎
无人驾驶网约车抢人类网约车生意还太早!萝卜快跑单车日均12单,流水约60元,网约车司机普遍月薪高于9000元
南航:受广州本场及航路对流天气影响,南航广州启动航班大面积延误黄色预警
国行三星 Galaxy Z Fold6 / Flip6 折叠屏手机内置本地化地震预警
澎湃OS适配Android 15 Beta 2!小米14等4款机型可升开发者预览版
6999元起!荣耀Magic Vs3发布:第二代骁龙8均衡性价比折叠旗舰
与中坚力量共成长,2024建信信托艺术大奖评委会特别奖获奖艺术家凌海鹏
加沙停火谈判在多哈重启 多方议论内塔尼亚胡4条红线年起将在德部署远程武器 俄方:将作出军事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