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摩登娱乐-安全吗,春季,因温度不断提升,大棚夜温也不断上扬,管理不合理容易导致蔬菜发生激素中毒、徒长、高温障碍从而导致蔬菜早衰、叶片黄化、落花、落果等现象,因此需要加强处理。
3月份以后,光照充足,气温回升快,随着气温的回升,大棚蔬菜逐步进入快速生长期。棚内温度也逐渐升高,易出现超过35℃的情况,不但严重影响授粉、结果,同时由于作物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失衡,光合积累减少,易使植物长势衰弱,产量降低。因此大棚内温度白天应控制在25℃~30℃,夜间温度尽量保持在15℃左右。若遇到冷空气侵入,要盖好薄膜保温。
影响棚内湿度的主要因素是灌水和放风,如果控制不好这两个因素,往往造成棚内湿度太大,病害蔓延而无法控制。早春温度相对较低,蒸发量小,灌水不必太勤,切忌大水漫灌。待进入4月份后,外界温度进一步升高、植株生长加快时,可适当加大灌水量和次数。浇水时间尽量选在晴天上午进行,以利提温排湿。浇水后要封闭大棚,提高棚内温度,待地温上升后,再及时进行通风排湿。
首先,肥料种类要改变。天气转暖后应以水溶性高氮高钾速效肥为主,搭配优质钙、镁等肥料,如磷钙宝、钙美溉等。另外,每冲施1-2次全水溶性肥料,可间隔冲施1次生物菌剂、甲壳素等,效果更好,可预防根部病害,促进根系发育。
其次,浇水方式要改变。天气转暖后,蔬菜需水量大增,要注意及时浇水,缩短间隔期,如冬季20天一次,春季则改为10-15天一次。最好采用大水小水相结合的方式,不能每次都用小水只浇种植行。
随着气温升高和棚内湿度增大,大棚内瓜菜易发生灰霉病、疫病、枯萎病及蚜虫危害。病虫防治应采用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相结合,例如做好棚内温湿度管理,降低棚内湿度,畦沟铺草,合理施肥水,及时整枝、摘除病老叶,喷施对口农药预防等。
立春之后,部分露地蔬菜可播种种植,可播种的蔬菜品种有:豆类(毛豆、菜豆、豇豆)瓜类(丝瓜、苦瓜、黄瓜、冬瓜、南瓜、西甜瓜)、叶菜类(苋菜、空心菜、木耳菜)、茄果(茄子、辣椒、番茄),同时还可播种春萝卜等种蔬菜,3月--4月上旬需小拱棚或地膜覆盖。春季雨水较多,注意清沟排水,严防田间长期积水。春季大棚蔬菜如管理不当,则易出现产量低、质量差、效益严重降低的问题,为此提醒广大菜农加强防范。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乡村行·看振兴)育苗有“智”更有“质” 山西天镇打造乡村振兴“绿色引擎”
(乡村行·看振兴)小吊瓜种出致富果 浙江“科技追梦人”二十余载躬耕不辍
【春耕备耕进行时】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发布预警提示:密切关注天气变化 做好“倒春寒”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