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辰注册-平台登陆
首页—天辰注册-平台登陆
全站搜索
栏目导航
新闻详情
实施民生工程 建好万亩无公害商品蔬菜基地的建议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24-05-31 20:04    文字:【】【】【
摘要:新余蔬菜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推进,一方面城郊大量优质商品蔬菜基地不断被征用,而新基地的建设步伐明显滞后,导致蔬菜基地面积逐年减少;另一方面城区人口又逐年增加,

  新余蔬菜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推进,一方面城郊大量优质商品蔬菜基地不断被征用,而新基地的建设步伐明显滞后,导致蔬菜基地面积逐年减少;另一方面城区人口又逐年增加,造成市场蔬菜供应失衡,市场价格波动较大,使城镇居民颇感莱蓝子沉重。市委、市政府将新建一万亩商品蔬菜基地列入新余市“十一五”规划,从

  1、指导思想: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效益与保障市场供应并举,把商品蔬菜基地建设列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之中,通过统筹安排、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科技示范,带动和提高商品蔬菜生产与市场供应能力。

  2、建设目标:至2010年,在新余市建成稳定的常年商品蔬菜基地1.2万亩,其中新开发建设1万亩(新余市现有商品蔬菜基地面积约5000亩,但其中3000亩均在城市建设规划范围之内,在2—3年内将被征用),做到保障市场供应,基本实现无公害。根据新余市城市发展规划,至“十一五”期末,新余市城市人口将达到50万。按照长江流域城市人口人均需要菜地面积0.03亩标准计算,要保障新余市城区居民蔬菜供应,至少需要1.5万亩的常年商品蔬菜基地。如果再按照80%的鲜菜自给,20%外地调入补充的市场运行原则,最少需要建立1.2万亩的常年商品蔬菜基地。

  用地无污染,面积相对集中连片,便于统一规划和建设,并在城市建设规划区域之外。

  (2)布局地点:渝水区历来是新余市商品蔬菜生产与市场供应的主力军,仍然是新增万亩商品蔬菜生产基地的主战场。为此,新基地的建设主要应选在渝水区的罗坊镇、观巢镇、下村镇、界水乡以及经济开发区的水西镇和仙女湖区的河下镇。其中渝水区承担新基地建设任务6000亩,经济开发区2000亩,仙女湖区2000亩。在抓好新基地规划布局和建设的同时,要巩固好现有蔬菜基地的蔬菜生产,着力推广无公害蔬菜生产。特别要继续抓好一村一品季节性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如鹄山大蒜、仁和生姜、姚圩和罗坊莲藕、孝头及马洪晚辣椒、界水芋头、马铃薯、食用菌等。这对补充和丰富市场、增加农民增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水源及灌溉系统的建设。包括修建小型蓄水库,打灌溉水井及排灌沟渠(硬化)、简易道路平整等园田化建设项目。

  2、大棚设施建设。包括购置标准钢管大棚、简易竹木大棚、农膜、遮阳网、防虫网等蔬菜反季节栽培设施。

  4、无公害蔬菜农药销售网点建设。在规划建设的商品蔬菜基地乡镇建立30—40个无公害蔬菜农药销售点,对使用无公害农药的农户及推广者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补助。

  5、无公害蔬菜检测体系的建设。以新余市农业局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为龙头,每个基地乡镇、城区集贸市场及大型蔬菜超市都要设立简易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点,购置必要的检测设备,加大对蔬菜安全的检测力度。建立农产品准入机制,将农药残留量及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的农产品逐出市场、货柜,从而阻止滥用农药现象,反作用于无公害蔬菜的生产。

  6、加强无公害蔬菜销售、流通体系的建设。供销部门要切实利用好国家下拨的市场建设资金,尽快在城区建立蔬菜批发市场,并组织好外地调入蔬菜的进城问题;同时,政府要在集贸市场、超市、蔬菜专卖店设立无公害蔬菜专卖区,多建立公益性的集贸市场,对农民上市直销的自产蔬菜,应免交场租费、市场交易费等规费,从而降低交易成本,稳定市场菜价,让菜农从中得到实惠,激发菜农种莱的积极性。对运菜进城的车辆,凭有关部门颁发的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有效证件,免交过路费,鼓励和支持蔬菜基地的菜农建立蔬菜生产合作社,做到产销一条龙,从而建立安全、快捷、高效的蔬菜销售和流通体系。

  据初步测算,新建万亩无公害商品蔬菜基地需投资2105万元,其中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10项投入

  基地园田化建设:据我们调查,拟新建的一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除有部分已进行园田化建设外,仍有70%(约7000亩)的面积需要完善排灌沟渠和引水系统。按目前造价,每亩基地平均园田化建设资金为900元,总共需要建设资金630万元。

  水源及灌溉设施建设:在新规划建设基地内预计需要修建和加固小型蓄水库8座,约需投资50万元;打灌溉水井80口,约需资金48万元;需要安装25千瓦电排15个,需资金52.5万元;11千瓦电排50个,需资金100万元;普通水泵80套,需投资金56万元;架设电杆、电线万元。此项投入共需资金350万元。

  个标准钢管大棚(分年度建造),需投资460万元;建造简易竹木棚6000个,需投资240万元,合计需资金700万元。此项投资可采取政府补一半,菜农出一半的办法解决,即政府需补助350万元。

  万平方米,用于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此项投资一年需40万元。示范两年共需80万元。

  、无公害蔬菜质量检测体系建设:完善新余市农业局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的检测设施,添置设备费15万元;在每个规划新建商品蔬菜基地的乡镇都要建立一个蔬菜质量现场监测点(站),配备无公害蔬菜农药残留速测仪,每年购置一批速测卡,城区各集贸市场及大型蔬菜超市也应购置,需投资金30万元,此项建设共需资金45万元。

  个左右蔬菜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从中筛选出适合新余市栽培推广的主栽品种。每年良种引进费5万元,示范推广费10万元,四年共计60万元。

  个无公害蔬菜农药专销点(站),每年补贴和奖励专销点(站)、优秀模范菜农15万元,四年共计60万元。

  、技术培训及推广经费:每年20万元,主要用于开展蔬菜生产技术服务管理、技术引进、培训及外出学习考察和宣教资料的印发等。四年共需80万元。

  、无公害蔬菜销售、流通体系的建设费用:政府每年都应在城区的集贸市场购买(或租赁)一定数量的销售摊位设立无公害蔬菜销售专区,供检测合格的本地产无公害蔬菜上市销售;对菜农自发成立的蔬菜生产协会、流通协会等民间合法组织给予一定的经济支持,此项开支每年需20万元,四年需80万元。

  、奖励基金:共20万元。主要用于扶持和奖励商品蔬菜种植大户、流通领域销售大户,示范推广专业户及其他为我市商品蔬菜生产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有功人员。

  镇)财政适当配套的原则,市级财政应投入1555万元,基地所在区、乡(镇)财政配套200万元,农民自筹350万元(主要是大棚的购置自负部分)。为使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顺利实施,新余市应建立“新余市商品蔬菜基地建设基金”,多渠道筹集开发新的商品蔬菜基地所需要的建设资金。主要筹资渠道有:

  万元的预算资金划入新余市商品蔬菜基地建设基金中,这样四年就有800万元。

  年《江西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办法》第三十一条第二款规定,每征一平方米菜地,收取21至26元蔬菜开发基金,并将收取的开发基金划入基地建设基金专项帐户。

  三是加强价格调节基金征收力度,各有关征收部门要做好价格调节基金的征收工作,做到不少征,不漏征,加大征收力度;同时每年拿出一定的资金用于扶持蔬菜基地的建设。

  四是水利建设资金、农业开发等专项资金,优先安排蔬菜基地建设。其园田化工程

  沟、渠排灌系统)可以列入农业开发项目解决经费;水库扩建与维护及电排站的修建工程可以从水利专项经费中立项解决一部分。

  、实施步骤: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分四年实施完成。2007年完成2000亩的新建任务,2008年、2009年、2010年需实施4000亩的建设任务,最终完成新建一万亩商品蔬菜基地的目标。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领导机构。成立“新余市万亩无公害商品蔬菜生产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将蔬菜基地建设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来抓,由市政府分管农业的副市长任组长,市政府一名副秘书长、市农业局局长任副组长,市财政局、市农业局、市物价局、市国土资源局、市水利局、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市科技局、渝水区蔬菜办等为成员单位,全面领导和组织新基地的开发和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局,并抽调各有关单位的人员组成。办公室负责蔬菜生产的规划、指导、督导、检测、考评、协调等具体工作。

  研究出台《新余市商品蔬菜基地保护办法》,对商品蔬菜基地加以保护,规定除重大工程外,不得征用商品蔬菜基地,确需征用的必须征一补一。

  加强基地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严格资金管理。按照新建一万亩商品蔬菜基地总体规划,分年度由区

  乡、镇)负责编制工程预算,明确项目负责人和工期,年初由市领导小组统一审批,每个基地均实行项目负责制。建设资金必须专款专用,工程开工前预付30%的工程款,水利设施及钢管大棚等物资采取政府统一采购的办法,工程竣工后由市基地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抽人组成工程验收检查组,统一到实地验收,验收合格后才能付款。

  加强示范引导,推广良种良法。对规划新建的商品蔬菜基地的菜农,一定要加强技术培训和示范引导,鼓励菜农多发展商品蔬菜生产,使新基地尽快出效益、成规模、上水平。天辰/注册平台!实施民生工程 建好万亩无公害商品蔬菜基地的建议

脚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