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⑴、结构设计要合理:装配间隙合理,所有插入式的结构均应预留间隙;保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安规测试),并适当设计合理的安全系数。
⑴、ABS:高流动性,便宜,适用于对强度要求不太高的部件(不直接受冲击,不承受可靠性测试中结构耐久性的部件),如内部支撑架(键板支架、LCD支架)等。还有就是普遍用在电镀的部件上(如按钮、侧键、导航键、电镀装饰件等)。目前常用奇美PA-757、PA-777D等。
脱模角的大小是没有一定的准则,多数是凭经验和依照产品的深度来决定。此外,成型的方式,壁厚和塑料的选择也在考虑之列。一般来说,对模塑产品的任何一个侧面,都需有一定量的脱模斜度,以便产品从模具中顺利脱出。脱模斜度的大小一般以0.5°~1°居多。具体选择脱模斜度注意以下几点:
⑴、塑件表面是光面的,尺寸精度要求高的,收缩率小的,应选用较小的脱模斜度,如0.5°。
⑴、塑件壁厚应尽量均匀,避免太薄、太厚及壁厚突变,若塑件要求必须有壁厚变化,应采用渐变或圆弧过渡,否则会因引起收缩不均匀使塑件变形、影响塑件强度、影响注塑时流动性等成型工艺问题。厚薄差别尽量控制在基本壁厚的25%以内,整个部件的最小壁厚不得小于0.4mm,且该处背面不是A级外观面,并要求面积不得大于100mm²。
在塑件设计过程中,为了避免应力集中,提高塑件强度,改善塑件的流动情况及便于脱模,在塑件的各面或内部连接处,应采用圆弧过度。另外,塑件上的圆角对于模具制造和机械加工及提高模具强度,也是不可少的。在塑件结构上无特殊要求时,塑件的各转角处均应有半径不小于0.5~1mm的圆角。允许的情况下,圆角应尽量大。
①、通常采取螺丝加卡扣的方式来固定两个壳体,螺丝柱通常还起着对PCB板的定位作用。
②、用于自攻螺丝的螺丝柱的设计原则是为:其外径应该是自攻螺钉外径的2.0~2.4倍。设计中可以取:螺丝柱外径=2×螺丝外径;螺柱内径(ABS,ABS+PC)=螺丝外径-0.40mm;螺柱内径(PC)=螺丝外径-0.3mm或-0.35mm(可先按0.30mm来设计,待测试通不过再修模加胶);两壳体螺柱面之间距离取0.05mm。
A:导能点高度;P:塑料厚度;r:熔接表面区域;e:交面之间隙以防外凸;HORN:电极臂
d、螺纹埋入件制作成本高,成形时使成形周期延长,应尽量避免使用,尽量使用自攻牙螺丝直接锁入螺丝柱。
作为一个公司,设计者完成的设计必须经过审核,才能进入下一环节,如制造、外发等。要审核,必须有这样一个人,职位比一般的设计者高,技术比一般的设计者强,才能审核并通过他人的设计。审核者的职位与水平二者缺一不可。
传统的设计流程:设计、校对、审核,还是有它的合理性。通过校对、审核可以发现很多设计问题,把问题消灭在设计中,否则问题带到制造中,解决起来就麻烦了,有时甚至是无法解决的。但是到深圳工作10年来,我还没有见过那个公司真正采用设计、校对、审核流程的。是这个流程太繁琐、效率不高?还是什么别的原因?
校对、审核发现了问题,就需要设计者修改设计。好钢要经过千锤百炼,好的设计也要经过千修百改。每一次修改,就离错误远一点,离完美近一点。设计、发现问题、修改设计、再发现问题、再修改设计,天辰手机app怎么安装!经过无数次这样的循环,设计就会好起来。靠个人自身,是很难达到这个循环的,有个人感情的原因,谁都难以否认自己的设计;也有审美疲劳的原因,对问题熟视无睹了;还有个人能力的原因,谁都有局限性。有时改到自己都烦了,告诫自己:好设计是经过千修百改出来的,强压怒气,认真改完。最讨厌那些一大堆问题,还不承认,不改的人。所以需要校对和审核去发现问题,去督促修改完善。审核有审批权,可以不通过你的设计。首页-皇马娱乐丨首页